2025年9月10日 星期三

氣喘

 

氣喘是什麼

氣喘是因為下呼吸道過度敏感的關係,造成黏膜反覆發炎以及氣管收縮,時間久了,便會導致氣道結構性的變化

常見症狀

👉 咳嗽 👉 胸悶 👉 👉 可能聽到氣管發出 咻~咻~的聲音

刺激因子

👉 過敏原(塵蟎、花粉、黴菌、動物毛屑) 👉 冷空氣 👉 空氣污染 👉 運動 👉 抽菸、吸到二手菸 👉 病毒感染

特色

👉 症狀隨著時間反覆,呼吸道狀況時好時壞 👉 通常在夜間或早上醒來時加重 👉 運動結束後加重 👉 天氣、溫度變化時加重

治療方式

👉 依氣喘嚴重程度,給予吸入劑控制 👉 其他口服氣喘控制用藥 👉 生物製劑

還有什麼需要注意的

氣喘需要好好控制呼吸道的發炎狀況,若沒有控制好,除了會反覆發作外,還會造成氣道結構的改變,一定要注意喔!

2025年5月28日 星期三

疫苗接種

 


為什麼要打疫苗

疫苗可以刺激我們的免疫系統,讓身體提前對病原體產生保護力。哪天真的被傳染到特定病原體的時候,免疫系統像是已經事先準備過了,便能迅速應對感染。

病原體是什麼

細菌病毒,都是常見會造成我們生病的病原體

疫苗分類

👉 非活性疫苗 ➡️ 只包含病原體的一部分,或是去除掉活性的病原體 📍 副作用一般出現在接種後一至兩天內,可能有局部腫痛、身體痠痛、頭痛、發燒等症狀。 🦠 常見疫苗 :流感疫苗、新冠疫苗、肺炎鏈球菌疫苗、腸病毒疫苗、B型肝炎疫苗、五合一疫苗、人類乳突病毒疫苗、日本腦炎疫苗、A肝疫苗。

👉 活性減毒疫苗 ➡️ 減弱的病原體(還是有活性,只是比較弱) 📍 接種後一至兩週可能會有輕微類似感染的症狀,產生抗體後的保護力持續較久 🦠 常見疫苗:卡介苗、水痘疫苗、麻疹-腮腺炎-德國麻疹疫苗、口服輪狀病毒疫苗、口服沙賓小兒麻痺疫苗。

接種原則

👉 一次最多打兩針(不同部位) 👉 非活性疫苗 ➕ 非活性疫苗。可以同時施打,或間隔任何時間施打 👉 非活性疫苗 ➕ 活性減毒疫苗。可以同時施打,或間隔任何時間施打 👉 活性減毒疫苗 ➕ 活性減毒疫苗。大部分可以同時施打,或間隔一個月以上施打(有些疫苗不能同時施打)

還有什麼要注意的

施打疫苗前記得先告知醫師最近有沒有施打過其他疫苗喔!

2025年3月3日 星期一

酒精殺不死的病菌

 

酒精為什麼能殺死病菌

細菌 👉 破壞細菌的細胞膜,使蛋白質凝結,進而造成脫水 病毒 👉 溶解含有脂質的病毒套膜

病毒套模是什麼

大部分的病毒,最外層會有一層由脂質、醣類、蛋白質構成的套模。

常見 沒有套模 的病毒有哪些

👉 腸病毒
👉 諾羅病毒 👉 腺病毒 👉 輪狀病毒 👉 人類乳突病毒 👉 鼻病毒 👉 A肝病毒

怎麼消滅 沒有套模 的病毒

傳統的溼洗手,使用肥皂,是最好的方法。
環境清潔的部分,也能用漂白水(次氯酸鈉)或次氯酸水喔!

還有什麼要注意的

漂白水對黏膜、皮膚、呼吸道,有強烈的刺激性,使用時一定要稀釋,也要戴好口罩手套,並保持環境的空氣流通喔!

2025年1月1日 星期三

外耳道黴菌感染

 

外耳道是什麼

我們的外耳道是個狹長的通道,就像是個長長的桶子一樣,從耳朵外側的洞口向內,最裡面是一層薄薄的耳膜。

為什麼會感染黴菌

也因為裡面是一個封閉的盲端,空氣不易流動,就形成了一個黴菌喜歡生長的小角落。如果耳道有些發炎潮濕、或是小傷口,便容易讓黴菌在內滋生,就造成耳黴菌感染了!

常見症狀

耳黴菌感染常見的症狀,就是~~~嚴重時也會造成耳道發炎腫脹疼痛,流出分泌物或合併細菌感染。黴菌也會覆蓋住耳道及耳膜,造成聽力的悶塞感耳鳴

治療方式

治療需將黴菌清除,搭配抗黴菌藥水,才能將黴菌徹底清除,避免復發。

如何避免

保持耳道的健康,才能有效避免黴菌感染。不挖耳朵、避免進水,使用棉花棒或耳耙子都可能造成耳道受傷,或是把耳垢、髒污(包含細菌、黴菌)推到耳道深處造成發炎。

耳朵需要清潔嗎

耳道是不用特別清理。隨著我們咀嚼、肌肉收縮、下巴關節活動,耳垢會沿著耳道慢慢向外排出。不過若因為發炎或其他因素導致耳垢無法排除,就需要找耳鼻喉科醫師幫忙清囉。

還有什麼要注意的

潮濕的生活環境、洗澡耳朵進水、游泳、及長時間戴耳機,都會影響耳道內表皮的健康程度。另外若有糖尿病等慢性疾病,免疫系統不佳者,也需要特別注意喔。

2024年9月22日 星期日

帶狀皰疹

 



帶狀皰疹是什麼

俗稱的皮蛇,是由水痘病毒造成的。

為什麼會得到帶狀皰疹

若以前曾經被水痘病毒感染過,病毒會潛藏在我們身體的神經節裡,在免疫力下降的時候,再伺機從裡面跑出來。 這個時候影響的範圍,會沿著神經分布的區域(就像一條蛇一樣,因此叫皮蛇),造成帶狀皰疹。

常見症狀

帶狀皰疹一般為單側,多發生於身體軀幹,在頭部也可能發生。 👉 初期可能有到或刺的神經痛 👉 2~3天後皮膚表面出現紅疹、水皰,因為病毒會沿著皮膚表面的感覺神經影響,因此呈現帶狀分佈 👉 後續水皰內清澈液體會逐漸混濁,出現膿皰、血皰,然後形成結痂 👉 可能造成發燒、頭痛、疲累、局部淋巴結腫大或疼痛 👉 大部分患者症狀都能恢復,少部分會有皰疹後神經痛,可能持續數月到數年

治療方法

👉 抗病毒藥物
👉 止痛藥
👉 其他輔助用藥

預防方法

保持良好作息不熬夜,規律運動,減輕生活壓力,盡量控制好自身原有的疾病(癌症、免疫不全、慢性病)
施打帶狀皰疹疫苗,也能有效降低帶狀皰疹的發生機會。

有帶狀皰疹的人會將病毒傳然給其他人嗎

水皰中的液體、口鼻分泌物,都是傳染病毒的途徑。
沒有得過水痘未曾施打過水痘疫苗的人,都會比較容易被傳染到病毒喔。

還有什麼要注意的

若帶狀皰疹發生於顏面其位置有可能影響到視力聽力,一定要特別注意。
若水泡破掉,需注意保持清潔,避免繼發性細菌感染。

2024年7月18日 星期四

腸病毒

 


腸病毒是什麼

腸病毒是一群病毒的統稱,包含多種病毒(小兒麻痺病毒、克沙奇病毒、伊科病毒、腸病毒)及型別,平時不去細分到底是哪一種類,就通稱腸病毒了。

常見症狀

腸病毒依據不同的病毒種類,造成的症狀也不盡相同。一般較常見的有發燒、噁心、想吐,口咽小水泡或潰瘍,口腔黏膜或舌頭潰瘍,腳掌起紅疹或水泡

傳播途徑

腸病毒主要經由糞口傳染,所以口水、唾液、咳嗽飛沫,以及糞便內都會有病毒。藉由強大的傳染力,容易在學校家裡互相傳染從發病前3-5天的潛伏期即有傳染力,發病後一週內傳染力最強,在康復之後,數週內也還會經由腸道排出病毒。

小朋友比較容易被傳染?

腸病毒主要感染幼兒,成人得到時的症狀通常較輕微,但若成人免疫力較差,仍可能有較明顯不適。嬰幼兒得到腸病毒時,除了上述常見症狀之外,也可能引發重症,造成腦部、心臟、呼吸系統、肝臟等部位發炎受損。

重症前兆  

若小孩出現 👉 意識模糊,跟大人的互動明顯和以往不同 👉 睡眠時有突發性的肌肉抽搐 👉 持續性嘔吐,無法進食 👉 呼吸費力、胸口悶心跳快速 這些症狀是重症的前兆,一定要儘速就醫喔!

治療方法

目前沒有專門治療腸病毒的特效藥,但針對最容易導致重症的腸病毒71型,有預防的疫苗可以施打喔!

預防方法

平時要勤洗手戴好口罩、不用手摸口鼻、與有症狀的人保持適當距離,這樣便能減少被傳染到的機會。

腸病毒本身屬於無套膜病毒,因此酒精是沒辦法殺死他的,平常必須要勤洗手,或是用漂白水消毒,才能消滅他喔!

還有什麼要注意的

另外,腸病毒有很多不同型別,因此得過後還是有可能再感染其他型的腸病毒,所以還是要小心防範!


2024年5月29日 星期三

中耳積水

 



中耳是什麼

我們的耳朵,經由耳膜分隔外耳、中耳,兩邊是不互通的。外耳就是洗澡或游泳耳朵進水會濕掉的地方,不過因為隔著耳膜,水並不會跑到中耳腔去。中耳則經由耳咽管與我們的鼻咽部(鼻子最深處的地方)相通。

常見症狀

一般會覺得耳朵不舒服,有悶悶塞塞的感覺,若發炎較嚴重可能有疼痛感,聽聲音像是隔著一層膜或一層水一樣。

積水的原因

搭飛機爬山潛水、或搭電梯的時候,如果外界的壓力有較大的變化,會造成耳膜的兩側(外耳、中耳)壓力不同,這時如果沒有辦法平衡耳壓,就可能會造成發炎或積水囉!

要怎麼平衡耳壓

通常藉由吞口水的動作,我們的耳咽管會短暫的打開,這個時候就可以平衡中耳與外界的壓力囉!

什麼樣的人比較容易發生

耳咽管功能較差的人,比較容易發生。如果本身鼻子容易過敏,或是剛好有感冒,都會造成呼吸道的黏膜發炎腫脹,進而影響耳咽管造成症狀。

該怎麼處理

中耳腔的積水一般用藥物治療,都會慢慢改善,水也會從耳咽管慢慢流到鼻咽部排掉。不過如果超過三個月水都無法退掉,就需要考慮手術治療抽掉積水囉。

還有什麼要注意的

若是鼻咽部長腫瘤,也可能會影響到耳咽管功能,進而造成中耳積水,因此一定要特別注意喔!

氣喘

  氣喘是什麼 氣喘是因為下呼吸道過度敏感的關係,造成 黏膜反覆發炎 以及 氣管收縮 ,時間久了,便會導致氣道 結構性的變化 。 常見症狀 👉 咳嗽 👉 胸悶 👉 喘 👉 可能聽到氣管發出 咻~咻~的聲音 刺激因子 👉 過敏原(塵蟎、花粉、黴菌、動物毛屑) 👉 ...